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研究比較零碎,暫無整體數據,但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態勢已是共識。全球某頂級視覺研究中心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全球近視眼患病人數約25億,到2050年全球近視眼患病人數可能達到50億,約占全球人口的一半,其中高度近視的人數將高達10億。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2016年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白皮書顯示,2012年中國5歲以上人口中,近視人口高達4.5億人,其中高度近視者約占6%。
許多人對近視的理解和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首先,近視的發生與危害是不可逆的。激光手術等方法對近視眼起到的是視力矯正作用,而非治愈近視眼。其次,近視眼患者應由視光學專業眼科醫生診療,排除眼疾病后再行科學合理處理。第三,眼鏡店承擔了一半以上近視患者的配鏡工作,但眼鏡店里的驗配師不具備醫療資格,配鏡只是屈光度矯正,不能排除和治療眼疾病。青少年近視患者建議前往醫療機構診療。第四,醫療機構對近視的診治要符合國際上的通用認知和標準,比如配鏡時不可盲目的“擴瞳”檢查等。
電子產品盛行增加了青少年閱讀的場景和時長。一方面是由于電子產品自帶光源,閱讀者可以隨時隨地閱讀,而部分青少年閱讀習慣不良,如睡前不開燈使用平板電腦等容易傷眼睛;二是視頻、動畫、游戲等形式帶有交互性和趣味性,令青少年容易沉迷,導致閱讀和使用時間延長。此外,應試教育下學習時間長、用眼負荷大也是近視多發的原因。家長應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保持戶外活動的時長,可以借助智能設備對孩子的用眼行為進行監測和干預矯正。
青少年中“小眼鏡”的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干預,近視程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向高度近視演變。高度近視容易并發嚴重的眼科疾病,如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等,造成嚴重的永久性視功能損害。因此,高度近視患者需要進行定期的??企w檢,必要時可進行預防性處理,防止嚴重后果發生;同時還應避免籃球、足球等帶有強烈沖擊力的劇烈運動。
日前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2030年我國小學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等目標。醫生和醫療機構是青少年近視眼防治的“智力支持”,是尤為關鍵的一環。首先要承擔專業診療服務的職能,其次還要承擔科普教育的職能,為社會各界普及近視眼防控知識,從源頭上防控近視。比如去年我們愛爾眼科在全國各地為600萬兒童做了近視眼篩查,舉行了3000多次科普講堂。今年即將推出一套兒童科普讀物,希望通過簡單的文字和漫畫形式更有效地傳播科學用眼和近視防控的知識。另外,繼續加大科研力度,將臨床診療與科學研究相結合,進一步研究近視眼發病機制,并加快研究成果轉化,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案。最后,將臨床與科學研究數據積極提供給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供其科學決策參考。(記者楊羽 實習生趙晨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