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2014年修訂)》,長沙沿多條生長軸線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構筑“一軸兩帶多中心、一主兩次五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突出“山水洲城、一江兩岸”的城市總體形象。
“一軸”為湘江發展軸,“兩帶”是北部發展廊帶和南部發展廊帶,多中心為一個城市主中心、兩個城市副中心、五個組團中心。
2014版總規中,“一主”為城市主體,“兩次”為岳麓片區和星馬片區,“五組團”為暮云組團、金霞組團、坪浦組團、空港組團、黃黎組團。
作為一個區域的概念,片區和組團都有發揮和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的作用,且各組團的功能各有特色。目前這一規劃布局目的是中心區和外圍組團共同發展,整個趨勢有利于城市架構、格局的擴大,并促進城市內部空間有機構建,從而帶動城市高效運行和品質提升。同時,在城市布局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長株潭三市對接,推進長株潭一體化。
一是城市群水土資源與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比如說湘江流域的生態環境整治,把環境治理好了,是有利于提升城市群綜合承載能力的。還有對長株潭生態綠心的保護,發揮綠心地區的生態屏障和生態服務功能,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也有利于城市群整體可持續發展。
二是長株潭三市交通一體化建設,譬如“三干兩軌四連線”促進了城市間互聯互通,可以實現1+1+1>3的效果,降低了市民通勤成本、交通物流成本,也降低了一些營商成本。長株潭城際鐵路與長株潭城際公交也方便了沿線居民出行,“半小時交通圈”建設正在不斷提速。
三是城市群產業協同合作,比如長沙河西麓谷、大學城的科創資源,對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有較好帶動作用。長株潭三市產業各有優勢,加大產業創新,建立產業協同機制,朝著實現三市產業布局合理、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良好局面努力,才能更好促進長株潭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是一體化體制機制建設,近年來建立了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了長株潭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發布了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工作調度辦法,以更高效的機制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為增強城市群綜合承載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長沙南部片區地處長株潭三市交界處,在2018年公布的《長沙南部片區規劃綱要》中提到,長沙南部片區將建設成為全國兩型發展引領區、長株潭融合發展核心區、長沙創新發展示范區,成為新時代山水特質鮮明、綠色基底深厚的國家級生態文明典范區。
發展前景方面。南部片區是長沙著力打造的“六大片區”之一,是引領加快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堕L沙南部片區規劃綱要》指出,南部片區堅持城鄉一體規劃、一體建設、一體發展,將形成“一心、一核、三組團”的城鄉空間布局。其中,“一心”即綠心,“一核”即解放垸和大托鋪,“三組團”即雨花經開區、牛角塘、暮云三個組團。著力打造“一樞紐三中心”,構建面向長株潭的半小時交通圈、服務圈和商業圈,發揮對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引領帶動和輻射服務功能。
生態環境方面,南部片區70%以上的區域位于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控制范圍內,生態環境優美,景觀資源豐富。生態綠心具有生態屏障和生態服務的功能,既符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趨勢,也能夠發展生態旅游、康養、戶外運動等產業,符合人們對優美人居環境的需求。
基礎設施方面。長沙南部片區是鏈接長株潭三市重要的交通廊道所在地,在未來的發展當中,還會進一步加強三個城市之間骨干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一體化建設,與此同時也會適當加強南部片區內部的基礎設施建設,當然這種基礎設施建設一定是集約、高效和兩型的。
公共服務方面。南部片區目前有一些基礎,如何去構建一個輻射長株潭城市群的高品質綜合生活服務中心和高端生產服務中心,發揮南部片區對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引領帶動和輻射服務功能,也是我們未來要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